華中農業大學創辦于1898年。在125年辦學曆史中,曆代華農人秉持“弘農學、揚國光”的價值追求,踐行以“勤讀力耕、立己達人”爲核心的華農精神,走出了一條特色發展之路,建成了特色鮮明的研究型大學,跻身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學校新時期的奮鬥目標是:建校150周年之際,把學校建設成爲特色鮮明的世界一流大學。學校形成了農、理、工、文、法、經、管、藝多學科協調發展的教育體系,努力構建以農業和生命科學爲引領的世界一流大學學科生態體系,全面提升學科整體水平。植物學與動物學、農業科學、生物學與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與遺傳學、微生物學、環境科學與生態學、化學、工程學、藥理學與毒理學、材料科學、免疫學等11個學科處于ESI前1%,其中植物學與動物學、農業科學處于ESI前1‰。
學校位于湖北省武漢市主城區,坐擁獅子山,三面環湖,擁有5平方公裏山水校園、9公裏浪漫湖岸線、10公裏“林中路”, 被誉为天然氧吧、园林式学府。景面文心、情景交融的校园风貌引人入胜。校园内生活、医疗、运动场馆配套成熟、便利,幼儿园和附属学校教学质量居武汉市第一层次;周边知名教学科研機構和商业区环绕,紧邻城中环线、地铁快线,相对独立而交通便利,近繁华而远喧嚣,宜居宜向学。
健康是人類永恒的追求。農業類大學不僅要爲解決世界糧食安全,消除人類貧困作貢獻,也要爲全人類的幸福與健康而奮鬥。爲此,學校依托生物學、獸醫學等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著眼全球生命健康學術前沿和“健康中國”戰略,堅持“高起點、國際化”的發展思路,著力發展yabo与健康等前沿交叉學科。2016年,組建生物醫學中心,2019年,成立生物醫學與健康學院,先後與湖北省腫瘤醫院、十堰市太和醫院、襄陽市第一人民醫院等全國三甲醫院建立戰略共建(合作)關系。學校聘請中國科學院院士張啓發教授擔任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湖北省腫瘤醫院院長魏少忠教授擔任學院院長。
學院按照“學科發展生長點、學術水平寶塔尖”的发展定位,围绕“基因组、精准营养、治未病”主题,致力于建设小而精、研究型、机制活的新型教学科研機構,为探究生命本质,解决基础生物医学和营养健康领域的重大科学问题,服务于大健康产业,做出卓越贡献。现面向全球招聘领军人才和青年才俊。
一、招聘方向
圍繞生命健康與營養領域的前沿科學與技術問題開展系統性、創新性研究,重點關注但不限于如下研究方向:營養與健康科學、神經生物學。
營養與健康科學方向结合农业院校的学科优势与特色,围绕基础营养、临床营养等领域,重点开展基因组、精准营养与健康效应研究(重大慢病、感染性疾病等);神经生物学方向重点围绕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与再生开展研究。
如果您的研究領域不在上述研究方向中,但在本領域世界範圍內擁有廣泛的學術影響力,我們同樣熱誠歡迎您申請!請注明您的學科方向和研究特色。
二、招聘崗位
(一)領軍人才
1. 招聘要求
(1)具有生物醫學研究背景,在國外高校、科研院所擔任終身副教授及以上職務或者在國內高校、科研院所擔任教授(或研究員)職務,具有國際一流的學術水平,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在國際權威專業或綜合期刊發表若幹代表性學術成果;
(2)具有學術領導才能和戰略眼光,把握學科發展方向,延攬優秀人才。
2. 科研支持
支持人才啓動經費不少于1000萬元(大型儀器設備另計),提供200-300平方米實驗室空間。聘爲教授、博士生導師,可以直接招收碩士生、博士生、博士後,支持招聘教授(研究員)、副教授(副研究員)及與現有課題組合作組建學科方向創新團隊,支持招聘研究助理等科研輔助人員。
(二)教授
1. 招聘要求
(1)具有生物醫學研究背景,國內外高校、科研院所取得博士學位,並有3年及以上全職科研工作經曆,或者在國外高校、科研院所擔任助理教授及以上職務;
(2)屬于所從事研究領域同齡人中的拔尖人才,具有成爲領軍人才的潛力,近5年內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在國際權威專業或綜合期刊發表代表性學術成果。
2. 科研支持
支持人才啓動經費不少于300萬元(大型儀器設備另計),提供120平方米左右實驗室空間和獨立辦公室。聘爲博士生導師,可以直接招收碩士生、博士生、博士後,支持招聘研究助理等科研輔助人員。
(三)研究員
1. 招聘要求
(1)具有生物醫學研究背景,國內外高校、科研院所取得博士學位,並有3年及以上全職科研工作經曆,或者在國外高校、科研院所擔任助理教授及以上職務;
(2)已建立穩定的研究方向,並開展系統研究工作,具有成爲國家級青年人才的潛力,近5年內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在國際權威專業或綜合期刊發表代表性學術成果。
2. 科研支持
支持人才啓動經費不少于200萬元(大型儀器設備另計),提供100平方米左右實驗室空間和獨立辦公室。聘爲博士生導師,可以直接招收碩士生、博士生、博士後,支持招聘研究助理等科研輔助人員。
(四)副教授/副研究員
1. 招聘要求
(1)具有生物醫學研究背景,國內外高校、科研院所取得博士學位,並有2年及以上全職科研工作經曆;
(2)在國內外高校、科研院所進行過完整系統的科研訓練,具有良好的學術創新潛力,近5年內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在國際權威專業或綜合期刊發表代表性學術成果。
2. 科研支持
支持一定的人才啓動經費,加入現有創新研究團隊。聘爲碩士生導師,特別優秀者,推薦申報博士生導師。
華中農業大學公共支撐和科技創新平台
公共平台 |
科研平台 |
一院三地 |
電鏡平台 |
作物遺傳改良全國重點實驗室 |
交叉科學研究院 |
生物成像平台 |
農業微生物資源發掘與利用 全國重點實驗室 |
神農架科技創新中心 |
蛋白質組學平台 |
果蔬园艺作物种质创新与利用全國重點實驗室 |
襄陽現代農業研究院 |
代謝組學平台 |
微生物農藥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深圳營養與健康研究院 |
生物信息高性能計算集群 |
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籌) |
|
理化分析平台 |
湖北洪山實驗室 |
|
流式細胞平台 |
|
|
動物生物安全三級實驗室 |
|
|
國家生物産業基地 華中農業大學實驗動物中心 |
|
|
學院已建立包含高内涵活细胞成像系统、转盘共聚焦显微镜、倒置荧光显微镜、体视荧光显微镜、多波长蛋白纯化系统、多功能酶标仪、冷冻切片机、低氧工作站、小动物辐照仪等大中型仪器设备和万级高洁净细胞操作间等公共研究平台,并围绕主要研究方向逐步打造若干新的公共研究平台,努力为师生提供坚实的科研条件支撑。
熱忱歡迎志同道合的學者加盟,共譜時代華章,“一人一策”提供發展支持。參照國際一流大學相應職位,按照“一流人才一流支持,安居樂業保障具綜合競爭力”的原則,爲入選者提供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協議薪酬,完善的住房支持、子女入學入托教育和醫療服務。
三、應聘材料
1. 有意者請將《華中農業大學教師崗位申請表》(見附件)發送至:biomed@mail.jinxiniu168.com,郵件請注明“姓名+學科方向”。
2. 聯系人:許智勇
聯系電話:027-87285172
E-mail:biomed@mail.jinxiniu168.com
聯系地址:湖北省武漢市洪山區獅子山街1號
深厚的学术底蕴,先进的科研平台,优秀的学生群体,灵活的发展机制,便捷的生活环境,华中农业大学生物医学与健康學院诚邀全球英才加盟!